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加快夯实
江西峡江、湖南梅山等7处大型灌区开工建设,1342处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约7000万亩。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顺利。省级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全部印发,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全面推行,完成2.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提升1.1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5%,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全部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持续巩固水利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水利定点帮扶、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脱贫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由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组成的数字孪生水利框架体系完成顶层设计。“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加快完善,“水利一号”X波段合成孔径对地观测雷达卫星成功发射并传回高分辨率凌情监测首图,永定河官厅山峡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数字孪生工程试点顺利开展。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高分辨率遥感、激光雷达、测雨雷达、三维重建技术、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等在多领域深化应用,260万亿次双精度浮点高性能计算集群初步建成,基于数字孪生水利体系的“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得到提升。